河南理工大學2022年博士引進計劃匯總表 | |||||
單位 | 需求學科(二級學科) | 研究方向 | 博士計劃 | 備注 | |
安全學院 | 安全科學與工程 | 工程熱物理、礦山安全、消防工程、地下工程、材料科學、流體力學、自動化與信息科學、智能礦山、職業健康安全、碳地質封存、應急救援等相關專業或方向 | 6 | 潘榮錕 | |
小計 | 6 | ||||
能源學院 | 礦業工程(采礦工程) | 智能開采、采礦工程 | 3 | 劉少偉 | |
能源動力 | 地熱、新能源 | 2 | |||
交通工程 | 交通工程、交通運輸、交通規劃、交通管理、系統工程、道橋工程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資環學院 | 地質工程 | 工程地質、災害地質 | 1 | 孫鳳余 | 本、碩、博專業相近 |
礦產普查與勘探 | 煤系氣地質與開發 | 1 | 本、碩、博專業相近 | ||
環境工程 | 水污染治理、生態工程 | 2 | 本、碩、博專業相近 | ||
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| 地球信息科學 | 1 | 本、碩、博專業相近 | ||
水文與水資源 | 地熱 | 1 | 本、碩、博專業相近 | ||
小計 | 6 | ||||
機械學院 | 儀器科學與技術 | 精密測量與控制,智能控制與裝備,智能傳感技術 | 1 | 王東升 | |
機械電子工程 | 機電一體化,或電氣自動化,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 1 | |||
車輛工程 | 電池、新能源發動機、動力學等相關方向 | 1 | |||
機械設計及理論 | 礦山機械,無損檢測,智能材料力學 | 1 | |||
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| 精密加工、智能制造、數字化設計制造、人工智能、機器人、機器視覺等方向 | 1 | |||
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熱能工程、制冷、流體機械等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測繪學院 | 測繪科學與技術 | 含下設6個二級學科及其相關支撐專業,方向不限 | 4 | 魏峰遠 | |
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/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| 三維建模或地理信息系統開發 | 1 | |||
土地資源管理及相關學科 | 土地經濟與管理、國土空間規劃、國土整治、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材料學院 | 材料化學 | 智能材料、功能材料 | 2 | 任曉利 | 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 高分子材料 | 1 | |||
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| 低維碳材料、結構電池、儲能材料與器件等方向優先 | 1 | ||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 建材或超硬材料 | 1 | |||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 先進成型、增材制造方向優先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電氣學院 |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| 電力系統電磁兼容 | 1 | 許孝卓 | |
電子科學與技術,電氣工程 | 有機電子器件,電磁場/電機 | 1 | |||
控制科學與工程,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,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等相關學科 | 復雜系統建模與控制、工業過程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、運動驅動與控制、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、信息處理與網絡控制、智能信息處理技術、圖像處理技術等 | 2 | |||
電子科學與技術,信息與通信工程,控制科學與工程,計算機科學與技術,交通運輸工程,礦業工程 | 軌道交通自動化與控制、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、信息處理與人工智能、智能交通系統的信息與控制技術、行車指揮自動化、列車運行控制、城市交通綜合自動化、礦山電氣與控制、礦業控制工程等相關研究方向 | 1 | |||
控制科學與工程,信息與通信工程 | 機器人控制、機器視覺相關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土木學院 | 橋梁與隧道工程 | 橋隧檢測與加固技術 | 1 | 徐平 | 本科為土木工程、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或相關專業 |
巖土工程 | 地下工程結構 | 1 | 芮大虎 | ||
工程管理 | 不限 | 1 | 苑東亮 | 智能建造方向優先 | |
結構工程 | 裝配式結構,鋼結構 | 1 | 牛海成 | 原則上本碩博專業均為土木工程或結構工程,精通BIM者優先 | |
供熱、供燃氣、通風與空調工程 | 暖通空調、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、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| 1 | 趙偉龍 | 博士應聘者應為相近專業 | |
工程力學、固體力學、流體力學、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| 不限 | 1 | 王欽亭 | 本科是力學類專業者優先 | |
小計 | 6 | ||||
計算機學院 |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大數據、計算機網絡、密碼學與信息安全、計算機軟件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相關方向 | 2 | 孫君頂 | |
軟件工程 | 2 | ||||
網絡空間安全 | 1 | ||||
其他相關學科 | 電子信息、控制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 | 1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工商學院 | 管理科學與工程 | 大數據分析、大數據管理與技術、數據挖掘、機器學習、商務智能、物流管理等相關方向 | 3 | 方琴麗 | |
工商管理 | 工業工程、系統工程、質量工程、安全工程、物流工程、人因工程、管理信息系統、人力資源管理、市場營銷等方向 | 3 | |||
小計 | 6 | ||||
財經學院 | 管理學 | 會計/財務 | 3 | 謝國強 | |
經濟學 | 金融學/國際經濟與貿易 | 2 | |||
金融學 | 1 | ||||
小計 | 6 | ||||
數信學院 | 基礎數學 | 1 | 原保全 | ||
應用數學 | 1 | ||||
計算數學 | 1 | ||||
運籌學與控制論 | 1 | ||||
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| 2 | ||||
小計 | 6 | |||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| 1 | 鄭小九 | ||
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| 1 | ||||
思想政治教育 | 1 | ||||
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| 1 | ||||
中國近現代史 | 1 | ||||
馬克思主義哲學 | 1 | ||||
倫理學 | 1 | ||||
小計 | 7 | ||||
物電學院 | 通信與信息系統 | 現代通信技術、智能信號處理 | 2 | 吳君 | 相關專業或研究方向亦可,具有軟硬件開發工程經驗的優先。 |
信號與信息處理 | 電子信息相關方向 | 1 | 相關專業或研究方向亦可,具有軟硬件開發工程經驗的優先。 | ||
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、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| 集成電路工藝、集成電路設計等相關方向 | 1 | 相關專業或研究方向亦可,具有軟硬件開發工程經驗的優先。 | ||
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人工智能 | 1 | 相關專業或研究方向亦可,具有軟硬件開發工程經驗的優先。 | ||
物理學 | 凝聚態和材料物理、原子與分子物理、信息光學、量子光學 | 1 | 本、碩、博均有相關本專業背景 | ||
小計 | 6 | ||||
化工學院 | 化學工程與技術 | 催化/功能材料 | 1 | 曹建亮 | |
化學工程與技術 | 新能源化工,能源催化與能源材料等 | 1 | 王楓 | ||
無機化學/分析化學 | 儲能,光電催化材料,熒光檢測 | 2 | 徐周慶 | ||
礦物加工工程 | 選礦工程/選礦材料 | 1 | 邢寶林 | ||
化學 | 無機化學 | 1 | 別紅彥 | ||
小計 | 6 | ||||
外語學院 | 英語語言文學 | 英語專業相關 | 2 | 鄭忠耀 | 語言類院校畢業 |
小計 | 2 | ||||
建藝學院 | 建筑類 | 1.建筑學:建筑歷史及理論、建筑設計及理論、建筑遺產保護、建筑技術及科學等;2.城鄉規劃學:城市歷史與傳統環境保護、城市規劃與設計、城市與區域發展、城市設計與城市更新、居住區規劃與設計等;3.風景園林學:景觀規劃、植物配置等。 | 2 | 王同文 | |
設計類 | 1.工業設計、產品設計、交互設計;2.室內設計、景觀設計;3.視覺傳達設計、設計(美術)理論;4.機械設計;5.計算機輔助設計。 | 1 | |||
小計 | 3 | ||||
應急學院 | 公共政策、行政管理、應急管理 | 基層社會治理、公共政策制定與評估、應急管理 | 1 | 孔娜娜 | |
應急技術與管理類、消防指揮類、防災減災類、計算機仿真與網絡信息類、工業工程類、數學類及地理學類等 | 應急技術與管理、應急指揮救援、防災減災、計算機仿真與網絡信息、工業工程、數學應用及地理信息等研究方向 | 1 | 錢洪偉 | ||
管理科學與工程 | 管理科學、項目管理、物流供應鏈管理、安全管理 | 1 | 揣小明 | ||
小計 | 3 | ||||
文法學院 | 廣告學 | 不分方向 | 1 | 盛革宇 | |
法學 | 不分方向 | 1 | |||
漢語言文學 | 不分方向 | 1 | |||
小計 | 3 | ||||
體育學院 | 體育相關學科或管理學 | 方向不限 | 2 | 韓濤 | |
小計 | 2 | ||||
音樂學院 | 音樂與舞蹈學 | 音樂學 | 3 | 馬安平 | |
小計 | 3 | ||||
醫學院 | 免疫學或病理學或生理學 | 1 | 王振輝 | 第一學歷為五年制臨床醫學類專業 | |
藥物化學 | 新藥設計、合成及構效關系,生物活性分子的設計與合成,藥物合成方法學等 | 1 | 本科為藥學相關專業 | ||
小計 | 2 | ||||
學生處 | 專職輔導員崗位 | 不限 | 3 | 趙琨 | 要求中共黨員,有主要學生干部工作經歷等,博士年齡在35周歲以下 |
小計 | 3 | ||||
合計 | 112 |